專家教您搭配運動減肥飲食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很多人會問,正常飲食、規(guī)律運動為什么就不能瘦呢?這種現(xiàn)象最大的原因估計就是運動飲食搭配不當。那么,下面我們就請相關專家來為我們介紹一下運動飲食的搭配方法。

  關于運動飲食的搭配方法主要分為以下3個方面:

  一、運動與飲食的時間搭配

  大家都知道飯后不能馬上運動,因為這樣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但是運動完以后不能馬上吃飯這一點卻未必清楚。

  運動結束休息1小時以后,方可進食。為了有更好的瘦身效果,建議休息1個半小時。

  持續(xù)1小時以上的中高強度運動之前2小時,可補充少量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運動時血糖偏低,體力不支反而影響運動效果。

  正餐,如午餐晚餐之后需休息3小時方可進行有氧運動。因而,只能晚上運動的話,需要提前晚飯時間并且適當減少食量。否則將影響睡眠。

  除此之外,特別指出的是,瑜伽練習盡量保持空腹,還需排空膀胱,應選在清晨或者晚飯前。如體質虛弱,血糖偏低者,可在開始練習前喝一杯200ml左右的蜂蜜水以提高血糖水平。

  二、運動前后該吃什么

  運動前的飲食很重要,不要為了追求減重效果而去空腹運動。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運動堅持的時間不夠,強度不達標,運動結束以后還容易引發(fā)暴飲暴食。

  1、從運動時間看

  清晨鍛煉:空腹或喝杯蜂蜜水。低血糖者至少要喝杯蜂蜜水,或者補充1-2片全麥吐司。

  下午鍛煉:如果運動時間選擇在17-19點之間,下午4點左右補充一杯酸奶、2片全麥吐司和1個水果。

  晚上鍛煉:運動時間選擇在晚飯后,基本在20點左右。那么晚飯要盡可能清淡,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飯前半小時一個水果。晚餐進食1小碗米飯或粥,1份蔬菜即可。

  2、從運動強度看

  30-60分鐘:選擇的是中低運動強度的話,如快走、慢跑之類,是不需要額外補充食物的。正常攝取一日三餐,運動前1-2小時保證一次加餐,選擇一個水果和一小碗燕麥粥,或者2片全麥吐司。如果是力量訓練,運動前補充一杯酸奶或一盒牛奶,為肌肉的生長提供足量的蛋白質。

  1-3小時:運動前不要擔心體力不支而大量進食。正確的是在運動期間補充含糖的運動飲料,或者果汁。為了不影響瘦身效果,但是能提升運動效果,也可以補充1-2片粗糧餅干,讓糖分快速被吸收。

  3小時以上:通常不建議如此密集的運動。運動前的飲食要易消化,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搭配一些魚肉和蔬菜。運動時,必須間斷性的補充事先準備好一些小點心:蘇打餅干、粗糧餅干或新鮮水果。

  運動后的飲食選擇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牢記一個要點——“堿法原則”。運動后忌大魚大肉,因為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代謝后會生成大量的酸性物質,使得血液向酸性發(fā)展,不利于消除運動后的疲勞。而蔬菜水果這類堿性食物,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阻止血液向酸性發(fā)展,有助于運動后的恢復。食物的酸堿性并不是由食物的味道決定的,而是由代謝終產(chǎn)物的酸堿性決定的。通常,肉類蛋類和奶制品屬于酸性食物,但蔬菜水果還有大豆類屬于堿性食物。

  三、運動該如何喝水

  正常情況下,每天每人需要攝入1.5L左右的水。而如果進行運動導致大量出汗消耗水分,特別是夏天的高溫天氣,則需要根據(jù)運動的實際情況額外補充水分了。接下來,我們把運動劃分為3個階段,看應該如何補充水分。

  1、運動前

  運動前半小時補水150-200毫升,或運動前1小時補水300ml。

  2、運動中

  中低強度運動時,每20分鐘補水150-200毫升。每小時的總量在500-600毫升,如高溫天氣,即可每小時補水量達1升。運動強度較高時,建議選擇低糖的運動飲料或果汁。劇烈運動時則應選擇淡鹽水或含鹽的飲料,補充大量出汗而流失的鈉,同時保持體內(nèi)的電解質平衡。

  3、運動后

  運動結束時,補水150-200毫升。半小時后方可大量補水。

  總結起來,運動的補水原則就是“少量多次”。同時還需注意,盡量選擇常溫的水或運動飲料,不要選擇冰鎮(zhèn)的,防止過度刺激腸胃,促使血管劇烈收縮,影響腸胃健康。

  關于運動飲食的搭配方法,專家在上文已經(jīng)詳細為大家介紹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內(nèi)容,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專家會更專業(yè)的為您解答。

  飲食減肥:http://jianfei.fh21.com.cn/ys/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