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飲食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老年朋友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哪些事項呢?有哪些注意要點?下面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一、防止肥胖

  血壓的升高程度是與肥胖成正比,同時肥胖人的糖尿病發(fā)病率高。肥胖促進動脈硬化,成為心臟病和中風的原因。

  引起肥胖的原因是因為吃得過多,攝取的熱能多于消耗的熱能,剩下的部分轉變成脂肪積于體內,日積月累,中年時瀟灑利索的風度漸變成步履蹣跚、大腹便便的形象了。

  要防止肥胖,首先不要吃得太多。青年時的飯量不變,到中老年之際就顯得超量了,因為年紀大了活動相應地也就減少了,所以更重要的是要盡量多活動,消耗多余的熱能,以期益壽延年。

  二、補充鈣質

  在日常進食的食物之中,盡管大部分情況下鈣的供應量是足夠的,但由于食物中其他影響鈣吸收的因素很多,如植物葉莖中葉酸過多,鈣磷比例不合適等;最主要的是老年人胃腸道功能減退,鈣的吸收相應減少。而代謝排出的量并不因吸收少而降低,反而有所增加。老年人骨折之后常常難以愈合,缺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老年人的食物中增加鈣的攝取是很重要的。

  三、控制食鹽攝取量

  世界許多國家提倡低鹽飲食,盡量降低鹽的攝取量。日本提出食鹽合適的攝取量10克以下,如身體適合,一天的攝取量1克即足以滿足要求,只是吃飯時沒有什么味道。

  在美國,飲食用鹽量5克以下。我國目前還沒有標準,但是減少食鹽的攝取量是勢在必行,特別是北方居民“口重”,喜食咸食,更要引起重視。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從孩子吃飯起就要注意到,只不過對老年人更為重要些。

  四、預防缺鐵性貧血

  由于我們的膳食以谷類為主,所以很容易引起體內鐵供應不足,久而久之就可能產生缺鐵性貧血。

  尤其以女性貧血更為顯著,絕大部分是屬于缺鐵性貧血。年輕婦女貧血,部分人是由于保持體形節(jié)食所致;而相當一部分是吃得不好,加上生理因素更易患貧血。因此,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這個話題。

  五、多吃植物性食品

  動物性食品中纖維素含量少,飽和脂肪含量高,這對老年人來說是無益的,因此老年人要吃些植物性食品。增加纖維素的攝取量,對預防便秘和腸道腫瘤有一定意義。

  植物油和動物脂肪應按2∶1的比例供應。雖然兩者同是脂肪,但動物脂肪會使血中膽固醇增高,而植物油則反而會使膽固醇減少,這對預防心血管病有很重要的意義。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