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擁有太極主要的兩個素養(yǎng)
太極不僅能夠修身而且還可以修心,所以,練太極,我們應該做到內外兼修,然而,你擁有了太極主要的兩個素養(yǎng)了嗎?
第一大素養(yǎng): 誠信
筆者的朋友香港權智集團董事長譚先生學太極拳的時候,他的太極拳老師說現(xiàn)在流行的太極拳有三大類:其一是有為境界的;其二是有無境界的;其三是無為境界,你學哪種?他問,哪種太極拳最好?老師回答:“無為境界的太極拳!”結果,譚先生二話沒說,馬上把有為境界的套路招法放下,直接進入無為境界之太極拳的學練。為什么能放下有為而選擇無為境界的太極拳,因為他對老師所說的話非常真誠的相信,沒有分辨心。
“誠”字怎么寫?一個言字旁,一個成功的成,一說話就成功,這就是心誠——干事情,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成功。成功的關鍵就是精神非常專一。從里到外是一致的,心念一專、一誠,就把意識的力量貫穿起來了。意識里面的力量,包括神、意、氣,也包括形——一句話,就是要把神、意、氣、形全部集中起來了。
過去講“心”的作用,心誠,一句話就成。實際是說,在說話之前,先有意而后有言,有了意念才說出話來,意念和聲音結合到了一起。如果這個“心”,這個意識,不是很專一,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那就不行了。儒家在《中庸》里講“誠能先知”,心要是誠,事沒來,就能知道。
誠心誠意的相信是探研太極拳真諦的第一大精神品質。
第二大素養(yǎng): 立志
20世紀80年代有個電影叫《神丐》,主要表現(xiàn)的是楊式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楊祿禪學拳的故事。楊祿禪學拳的時候,一開始去河南陳家溝拜師,師父認為他條件不好不收他,又找了幾位老師也不行,就又回到陳家溝,裝啞巴,每天去陳家門口要飯吃,和看門的老頭混熟了,晚了就睡在門洞里。一天下大雪被凍昏迷了,陳家就把他收留了,當個啞巴養(yǎng)著。他白天掃地、買東西、侍候人,晚上到后院趴在墻頭偷著看陳家練拳??戳酥筮€得自己練,白天怕別人看見不敢練,得夜里偷著練。因此,他白天有時困得走路都摔跟頭。有一天看人練太極拳推手看得入神了,失口叫了一聲“好”!被抓住了。那時偷人家功夫是要處死的。陳家弟子有人主張把他殺了,有人主張挖眼睛,有人認為應該點啞穴。
陳家的師父問他怎么回事,他拿出過去老師寫的推薦信說明原委,經查證確有此事,主人感嘆地說:“孺子可教!”本來陳家已經關門,不再收徒,后來破例收下了他。他把偷學來的拳路一表演,真是不得了,功夫竟超過陳家的弟子——最后楊祿禪成了太極拳歷史上僅有的“楊無敵”、“軟十三不敢粘”。
楊祿禪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關鍵就是他有一定要學好太極拳的愿望。愿望一定下來,就會產生行動的力量。所以,我們探研太極拳真諦的時候,要發(fā)一個把它練好的愿望。從成功學的角度來說,立志是樹立目標。從筆者所學的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的角度來說,立志是行動之前的“意在先”,學拳之前的目標定位。
詳情可登錄太極專題 http://tcms.fh21.com.cn/ts/ta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