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劃分的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qū),就是濕潤地區(qū);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區(qū),就是半濕潤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區(qū),就是半干旱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qū),就是干旱地區(qū)。

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劃分的

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劃分的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畝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達水深1毫米。降水量,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經(jīng)融化后)水,未經(jīng)蒸發(fā)、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以mm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shù)。

2、降水量是衡量一個地區(qū)降水多少的數(shù)據(jù)。具體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tài)和固態(tài)(經(jīng)融化后)降水,沒有經(jīng)過蒸發(fā)、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

降水量是怎么測量的

降雨量用量筒和量杯測量,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jù)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降雨量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jīng)蒸發(fā)、滲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一般以毫米為單位,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shù)。

等級劃分:等級的劃分,不同部門有不同的標準。氣象部門: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到地面的水層深度,單位用毫米表示。單位時間內降雨量稱降雨強度。降雨強度用降雨等級來進行劃分。防汛部門:降雨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點或某一單位面積上的水層深度,以毫米計算。

降水量用什么做單位

降雨的毫米是指降水量的單位為毫米。降水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點或某一單位面積上的水層深度,以毫米計算,并按照12h和24h進行降水量等級劃分。

降水根據(jù)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為液態(tài)降水和固態(tài)降水。液態(tài)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陣雨、凍雨、陣雨等;固態(tài)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還有液態(tài)固態(tài)混合型降水,如雨夾雪等。

根據(jù)降水的不同物理特征,按降水強度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6、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7、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于1mm(折合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過程。

8、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mm或積雪深度達3mm的降雪過程。

9、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10.0mm或積雪深度達5mm的降雪過程。

10、暴雪:2小時內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于10.0mm或積雪深度達8mm的降雪過程。

11、大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于20.0mm或積雪深度達16mm的降雪過程。

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劃分的

12、特大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于40.0mm或積雪深度達32mm的降雪過程。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chǎn)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