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上的白灰是什么成分
墻上的白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鈣等堿性物質(zhì),可能含有石英砂、滑石粉等填料,具體成分需根據(jù)建筑年代和工藝判斷。
1、主要成分:
傳統(tǒng)白灰以生石灰氧化鈣加水熟化形成的氫氧化鈣為主體,干燥后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現(xiàn)代建筑可能添加石膏粉、輕質(zhì)碳酸鈣等改良材料,部分廉價產(chǎn)品會摻入雙飛粉降低成。處理白灰脫落時可用砂紙打磨后補刷乳膠漆,大面積剝落需鏟除舊層重新批膩子。
2、輔助填料:
為改善施工性能常添加石英砂增強硬度,滑石粉提高細膩度,纖維材料防止開裂。這些無機礦物填料占比約15%-30%,過量添加會導致墻面強度下降。日常清潔建議使用干抹布擦拭,頑固污漬可用中性洗滌劑配合軟毛刷處理,避免酸性清潔劑腐蝕石灰層。
3、膠凝材料:
早期白灰會摻入糯米漿、動物膠等天然粘合劑,現(xiàn)代工藝多用聚乙烯醇或纖維素醚。這類有機添加劑含量通常低于5%,老化后易造成粉化。對于輕微粉化墻面,可涂刷界面劑加固,嚴重粉化需整體鏟除后改用水泥基找平材料。
4、雜質(zhì)風險:
老舊建筑白灰可能含有石棉纖維、鉛化合物等有害物質(zhì),90年代前部分產(chǎn)品會添加含鉛催干劑。翻修時應佩戴N95口罩,保持通風,剝落碎屑需用濕布清理。檢測到重金屬超標必須專業(yè)團隊處理,不可自行打磨避免粉塵擴散。
5、現(xiàn)代替代品:
當前家裝普遍使用膩子粉替代傳統(tǒng)白灰,主要成分為重鈣粉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這類材料pH值更接近中性,但仍有堿性風險。新裝修墻面建議通風3個月以上,入住前可用pH試紙檢測墻面,數(shù)值超過9需涂刷抗堿底漆。
接觸白灰粉塵后應及時清洗皮膚,作業(yè)時穿戴防護手套。日常維護可每季度用吸塵器清理墻面浮灰,潮濕地區(qū)需定期檢查是否有霉變。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E的食物增強皮膚屏障功能,運動后及時擦汗避免鹽分腐蝕墻面。墻面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紋或大面積空鼓時,建議聯(lián)系專業(yè)人員進行結構評估。
- 上一篇:當前是第一篇
- 下一篇:房子裝修完半年了還有味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