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血吸蟲病 中醫(yī)最見效
血吸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寄生蟲病,是由于人畜通過接觸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體而感染的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我國的血吸蟲病流行于長江流域及其南部的12個省。下面就讓我們的專家為您簡單介紹一下治療血吸蟲病怎么做,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由于本病早期和晚期的癥狀顯然不同,在整個病程中往往間歇無定,祖國醫(yī)學典籍中找不到血吸蟲病這個病名,但據(jù)史料記載可稱為蠱痢、蠱脹、血蠱、水毒、水癥、水瘕、單腹脹、鼓脹病等。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是感受“水毒“所致。
治療血吸蟲病:
1. 急性期以濕熱蘊結型為主:
【癥狀】發(fā)熱微惡寒,胸悶脅痛,頭身疼痛,咳嗽胸痛,或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則大便黏凍或伴有膿血,或發(fā)疹奇癢,時現(xiàn)時隱,小便黃。肝脾腫大,并有壓痛。舌紅苔黃膩或白膩,脈滑數(shù)或濡數(shù)。
【治法方藥】清熱化濕,殺蟲。清脾飲(陳自明《婦人良方》)加減。
若熱毒偏盛者,可加服六神丸;濕偏盛者,可合用三仁湯;黃疸者,加茵陳;腹痛、腹瀉下痢者,可用葛根芩連湯合白頭翁湯加減。
2.慢性期常見以下兩種證型:
(1)肝郁脾虛型
【癥狀】脅肋脹痛,腹痛腹瀉,大便有白色黏凍,納呆無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方藥】疏肝健脾。逍遙散加減。
(2)瘀血內(nèi)阻型
【癥狀】面色黧黑,胸脅脹痛或刺痛,脅下或痞塊,形體消瘦,舌質(zhì)有暗紫或有瘀斑,苔薄,脈細澀。
【治法方藥】活血化瘀?;鰷訙p。中成藥可服大黃 蟲丸,每次6~9克,每日3次。
3.晚期:
晚期發(fā)展為肝硬化,常有腹水、脾腫大、脾功能亢進、腹壁靜脈曲張及出血傾向等。主要對肝、脾、腎三臟形成經(jīng)隧阻滯、血瘀氣滯的損害。
(1)半邊蓮湯
處方:半邊蓮,每日6~48克(一般為36克),水煎,制成10%~20%煎劑服用。
(2)溫補逐水丸
處方:淡附片、肉桂各9克,黨參30克,炒白術15克,黑丑、白丑各6克,阿膠9克,茯苓15克,甘遂、大戟各9克,大棗30只。上述除阿膠、大棗外共研為細末,將阿膠熔化,大棗去皮核搗爛,與藥末拌勻為丸,丸如綠豆大。每晨空腹服一次,用量3~9克(一般為6克),30日為一個療程。必要時可酌加藥量和延長療程。
我們專家在上面已經(jīng)為您介紹了治療血吸蟲病怎么做,您知道了嗎?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相信我們的專家一定會給您滿意的答案!
- 上一篇:治療咳喘 冬病夏治效果好
- 下一篇: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治療 讓你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