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禾健康,歡迎您!
首頁
資訊
疾病
醫(yī)院
育兒
減肥
保健
美容
科普
視頻
語音
文章
生活百科
中醫(yī)
心理
男性
體檢
親子
運動
養(yǎng)生
女人
醫(yī)藥知識
搜索
找醫(yī)院
搜疾病
問醫(yī)生
查癥狀
問答首頁
內科
保健科
不孕不育
兒科
婦產科
肝病科
感染科
骨科
急診科
減肥
康復科
更多
麻醉科
男科
皮膚性病科
全科
體檢科
外科
五官科
心理科
藥劑科
整形美容科
中醫(yī)科
腫瘤科
醫(yī)院
首頁
>
兒科
>
小兒內科
怎樣去預防小兒驚厥?
提問時間:2024-04-18 15:56
|
1人回答
問題描述:
怎樣去預防小兒驚厥?
全部回答
共
1
條回答
劉長生
浙醫(yī)二院
副主任醫(yī)師
回答時間:2024-04-18 16:43
小兒驚厥驚厥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急癥,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多數(shù)伴有意識障礙。小兒驚厥發(fā)病率為成人的10倍,尤以嬰幼兒多見。小兒驚厥的原因可分為兩類:按感染的有無,分為感染性(熱性驚厥)及非感染性(無熱驚厥)。
向Ta提問
上一個:
帶狀皰疹已結疤可以用電腦碼
下一個:
小孩精神狀態(tài)不佳跟雞胸有關嗎
相關問題
怎樣預防小兒驚厥
對乙酰氨基酚類,常用的商品名是百服寧,泰諾,這些退燒藥物是兒童可以用的,比較安全,作用也非常確切,因此家中要常備,在孩子出現(xiàn)發(fā)燒的時候及時對癥處...
劉長生
副主任醫(yī)師
浙醫(yī)二院
全科醫(yī)學科
小兒驚厥怎么處理
2024-04-26 17:48
小兒驚厥是什么引起的
2024-04-22 16:26
疝氣應該怎樣去預防
2024-08-02 07:33
小兒驚厥的原因
2024-11-27 07:33
小兒驚厥怎么急救處理
2024-04-21 11:27
小兒驚厥有遺傳嗎
2025-04-21 11:05
得過凍瘡該如何去預防
2024-03-05 12:49
早泄該怎么去預防和護理呢?
2024-02-09 11:29
最新問答
推薦
宮頸多發(fā)性囊腫嚴重嗎
2025-05-08 08:57
宮頸多發(fā)性囊腫通常是良性病變,多數(shù)情況下并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但需警惕囊腫過大、感染或異常病變等可能帶來的風險,建議定期檢查并在必要時采取治療措施。
1、宮頸多發(fā)性囊腫的原因
宮頸多發(fā)性囊腫主要由宮頸黏液腺管堵塞引起。其具體原因包括:
生理因素:宮頸分泌物增多、排泄不暢,導致黏液堆積,形成囊腫。
炎癥因素:如慢性宮頸炎可能引發(fā)腺管堵塞,從而形成囊腫。
激素變化:孕期或激素水平波動可能誘發(fā)腺體分泌異常,增加患病風險。
外部傷害:頻繁婦科手術史、分娩或流產時宮頸受損,也可能導致囊腫形成。
定期婦科檢查可以幫助盡早發(fā)現(xiàn)囊腫形成的原因,避免延誤治療。
2、宮頸多發(fā)性囊腫的治療措施
宮頸多發(fā)性囊腫多數(shù)無需特殊治療,但需避免病情惡化:
藥物治療:輕度囊腫患者常通過消炎類藥物緩解癥狀。例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類抗生素治療同時存在的宮頸炎癥。
手術治療:對于體積較大的囊腫或患者癥狀明顯,可考慮手術手段,如微創(chuàng)手術例:針吸術或冷凍治療或者激光治療。手術簡單,恢復快,可有效清除囊腫。
日常護理:平時注意保持陰部清潔,避免久坐或不透氣衣物引發(fā)感染;注意飲食健康,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獼猴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需警惕的病情變化
雖然宮頸多發(fā)性囊腫多為良性病變,但若出現(xiàn)以下情況需即刻就醫(yī):
囊腫增大,伴有盆腔不適或性交疼痛;
白帶異常如有血性分泌物或膿性白帶;
反復的宮頸炎或患有其他婦科疾病史如HPV感染。
總體來看,宮頸多發(fā)性囊腫一般不嚴重,但需密切關注其變化,并通過定期宮頸篩查和恰當處理避免潛在風險。建議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如有異常癥狀,盡早就醫(yī)以確保健康安全。
尿酸439算高嗎
2025-05-08 08:51
拉肚子拉的肛門火辣辣的疼怎么辦
2025-05-08 08:15
羥氯喹可以直接停藥嗎
2025-05-08 08:33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癥狀及危害
2025-05-08 08:39
嬰幼兒發(fā)燒39處理方法
2025-05-08 08:45
大便次數(shù)多是什么問題
2025-05-08 08:27
大腿皮膚表面一摸就疼
2025-05-08 07:57
如何區(qū)別假性痛風和痛風
2025-05-08 08:09
高分化癌一般是幾期
2025-05-08 08:21
風寒咳嗽的癥狀表現(xiàn)
2025-05-08 08:03
推薦頻道
腫瘤科
保健科
美容科
消化內科
整形科
口腔科
內科
小兒內科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