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么挑食?怎么避免或糾正寶寶的偏食問題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現(xiàn)在很多寶寶都會有挑食的習慣,那么寶寶挑食是什么原因呢?寶寶挑食要如何糾正及避免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寶寶為什么挑食?怎么避免或糾正寶寶的偏食問題

幼兒挑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很多小孩一到吃飯時候,不吃這、不吃那,那你知道你的孩子為什么挑食嗎?

1、寶寶過早嘗試重口味食物

一些家長在吃飯時喜歡給孩子喂一點大人飯菜,以為只是給孩子嘗嘗,結(jié)果因為給寶寶過早嘗試味道較重的食物而造成寶寶對自身食物不感興趣,最終導致能量與營養(yǎng)攝入不足。一歲內(nèi)嬰兒應進食母乳、配方奶粉、泥糊狀且味道清淡的輔食,建議1歲之內(nèi)不主動給孩子添加食鹽和食糖。若過早添加成人食物,會使寶寶出現(xiàn)消化不良,影響營養(yǎng)素吸收利用。

2、受到家長偏食的影響

寶寶為什么挑食?怎么避免或糾正寶寶的偏食問題

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偏食的習慣,在飲食上挑三揀四,在孩子面前常說這不好吃,那也難吃,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對一些食物也會產(chǎn)生厭惡感。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不要有偏食習慣,也不要在寶寶面前說飯菜不好吃的話題,寶寶看到大人吃的香,自己一般也會有想吃的興趣。

3、寶寶常常零食不離口

如果寶寶養(yǎng)成常吃零食的習慣,會導致腸胃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可能引起消化功能減弱,食欲下降??刂茖殞毭刻斓牧闶硵z入量,不宜吃得過多,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健康的輔助食品來代替零食。

4、因食物味道刺激而拒絕

寶寶為什么挑食?怎么避免或糾正寶寶的偏食問題

兒童的味覺比成年人更為靈敏,一些成年人認為好吃的濃味食品,寶寶可能會感覺刺激過度強烈,從而本能地拒絕。蒜苗、芹菜、香菜、青椒之類味道獨特的食物遭到反感,最主要原因可能就在這里。在寶寶上學前,特別是1~3歲的幼兒期,應當為他們準備味道淡于成年人的飯菜,不要硬塞給寶寶食物,也不必強求他們馬上接受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

5、大人喜歡包辦喂食

孩子1歲左右時,父母就應該培養(yǎng)他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有的孩子四五歲了,大人還堅持喂養(yǎng),甚至追著喂,以致影響孩子對吃飯的興趣。應該適時讓寶寶自己學習吃飯。

6、就餐氛圍不和諧

一些父母在用餐時責罵、懲罰孩子,強迫其進食。殊不知激烈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你安排的任務,是在替你吃飯,是他的一個負擔。保持餐桌上氛圍愉快,可以促進寶寶的食欲,有助于消化。父母應給予寶寶合理的引導,比如寶寶吃飯的時候跟他說“這塊蘿卜像不像一個圓圓的太陽?你想把太陽吃進肚子嗎?”如果能巧妙地將話題轉(zhuǎn)移到“吃”之外,寶寶便會在這種輕松就餐的活動中感受到樂趣,慢慢也就愛上吃飯了。

7、食物太單調(diào)烹飪不可口

如今很多年輕父母的烹飪水平往往不盡如人意,食物做得沒有滋味或缺乏變化,孩子不愛吃,不感興趣或拒絕食用。父母要多變換花樣進行烹制,適當?shù)刈寣殞殔⑴c烹飪的過程。可以把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做成一些小巧可愛的形狀,譬如把雞蛋做成太陽,比較容易讓寶寶吃得津津有味。

8、邊吃飯邊看電視

有些寶寶吃飯的同時看電視或玩玩具,隨便吃幾口就跑一邊玩去了。長期養(yǎng)成習慣,容易造成寶寶注意力分散。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規(guī)律飲食,控制用餐時間。讓寶寶集中精力用餐,避免一心二用。

怎么避免或糾正寶寶的偏食問題

1、以身作則

寶寶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家人尤其是媽媽對待食物的態(tài)度很容易使寶寶先入為主地排斥某些食物,所以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xiàn)出偏食,也不要因為自己不喜歡某些食物就不用它們做菜,記得營養(yǎng)全面均衡才是王道。

2、做好過渡

在寶寶半歲到1歲這一階段,味覺和嗅覺最靈敏,因此這段時間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而輔食應該有一個流食——半流食——固體食物的過渡期,幫助寶寶適應,如果缺少過渡,很容易導致典型的厭食癥。

3、科學引導

不要強迫寶寶吃不喜歡的食物,也不要任由寶寶貪食喜歡的食物。對寶寶克服偏食的每一點進步,都應予以鼓勵。讓寶寶養(yǎng)成定時、定點進食的規(guī)律,對吃零食的量、次數(shù)有所控制、節(jié)制。最好讓寶寶養(yǎng)成自己吃飯的好習慣。

4、豐富菜品

注意食材顏色的搭配、適當調(diào)味或改變性狀,也可以選用好看的餐具,多下點功夫,讓寶寶總有新鮮感,慢慢適應之前不喜歡吃的食物。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zhuǎn)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