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是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  黃疸是常見癥狀和體征,其發(fā)生是由于血清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產生溶血性黃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和后天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而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ABO溶血是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

  有報道表明,ABO溶血病占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85.3%,主要發(fā)生在母親O型而胎兒A型,第一胎即可發(fā)病。這樣一來,有些O型血的準媽媽就會十分緊張,擔心孩子會發(fā)生ABO溶血,其實要說明的一點是:不是所有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兒都會發(fā)生溶血,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fā)病率為11.9%。而且一般情況下ABO血型溶血癥狀很輕,通過光療、藥物治療均可好轉,且ABO溶血病隨著抗體的消減不會復發(fā),預后良好。光療以藍光為最好光源,其次綠光、日光燈或太陽光也有一定的療效。重癥黃疸可考慮用白蛋白或血漿,以增加其與未結合膽紅素的聯(lián)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或者采用換血治療,以換出部分血中游離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只要及時治療溶血性黃疸,寶寶就很容易恢復健康的。

  除了ABO溶血性黃疸外,其他可引起溶血性黃疸的病因有:1、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所以出現黃疸。2、脾臟機能亢進時破壞了紅細胞,由于大量紅細胞的破壞,形成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超過肝細胞的攝取、結合與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貧血,缺氧和紅細胞破壞產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細胞對膽紅素的代謝功能、使非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潴留,超過正常的水平而出現黃疸。

  補充閱讀:如何確診寶寶的黃疸是溶血性黃疸

ABO溶血是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

  若剛出生的寶寶黃疸出現得比較早或者程度比較重,那么就要警惕是不是溶血性黃疸了。當然要確診,臨床上還需要做一系列的實驗室檢查。首先檢查母子ABO和Rh血型,然后進行溶血檢查。此外“溶血寶寶”的確診還需進行致敏紅細胞和血型抗體測定。其中有三個試驗必須做:1、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即改良Coombs試驗,測定患兒紅細胞上結合的血型抗體。2、抗體釋放試驗:測定患兒紅細胞上結合的血型抗體。3、游離抗體試驗:測定患兒血清中來自母體的血型抗體。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