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美食也能保護眼睛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保護眼睛是尤為關鍵。到底吃什么最健康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護眼的食物,讓你吃著美味也能保護好眼睛。

  眼睛干澀吃薺菜

  我國民間素有“農歷三月三,薺菜賽靈丹”的說法,不少老年人都會在此時吃一些和薺菜有關的菜肴,由此可見薺菜的藥用功效。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成書的《詩經》里有“甘之如薺”之句,宋代大詩人陸游對薺菜情有獨鐘,曾吟詩贊美:“手烹墻陰薺,美若乳下豚?!?/p>

  薺菜被稱作春菜,別名野薺、地菜、護生草、雞心菜,生長于田野、路邊及庭院,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營養(yǎng)與食療專家王東旭副主任醫(yī)師介紹說,薺菜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腫之功效。《名醫(yī)別錄》言其“主利肝氣,和中”;《食經》言其“補心脾”;《陸川本草》言其“消腫解毒,治瘡癤,赤眼”。薺菜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鈣、鐵含量也較高。與春天常見蔬菜相比,薺菜的草酸含量相對較低,所以薺菜中的鈣、鐵等物質相對也更易被人體吸收。

  王東旭介紹說,辦公室白領易發(fā)生干眼癥,薺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多吃薺菜能預防干眼病,也可以減輕眼睛干澀不適的癥狀。由于薺菜性涼,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尤其是大便不成形、經常便溏者。

  薺菜食療方法很多,可炒,可煮,可燉,可作餡,均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王東旭特別向大家推薦以下三款薺菜食療方,讀者朋友們不妨一試。

  眼睛疲勞吃甘薯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眼睛就會容易疲勞,有時會感到疼痛、睜不開眼,視力出現衰退?!把劬κ莾扰K的鏡子”,眼睛出現故障是內臟,特別是肝臟、腎臟衰退和老化的信號。因此,要提高眼睛的機能,先決條件是使內臟機能能得到恢復。

  為了增強肝臟和腎臟和機能,除了注意防止過量飲酒和過度疲勞之外,還可以通過攝取有益的食物來加以解決。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就是甘薯。甘薯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能提高消化器官的機能,滋補肝腎,對機體的衰弱也有恢復效果。甘薯也可以有效地治療肝炎和黃疸也有一定的幫助。根據營養(yǎng)分析,甘薯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最近食品專家開發(fā)出的一種紫色的甘薯新品種,含有大量能保持眼睛健康和提高視力的色素花青素苷。

  食用甘薯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直接將其燒煮吃,或制作成干點吃,甘薯粉則可溶解于牛奶或豆奶中飲服。

  蛋黃越黃對眼睛健康越好

  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由蛋殼、蛋黃、蛋白和蛋系帶等部分所組成,分別具有不同的營養(yǎng)價值,其中蛋黃營養(yǎng)價值最高的。有些人不喜歡吃蛋黃,特別是肥胖的人或是正在減肥的人,他們擔心吃了蛋黃后會發(fā)胖。還有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它被認為可能會使血脂增高,導致血管硬化,所以一般人皆知曉,也擔心吃了蛋黃增加膽固醇,因此只吃蛋清不吃黃。會有這種顧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其中蛋黃的成分中有兩種營養(yǎng)是要特別提到的,那就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關心眼睛的人們可要注意了,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跟保護眼睛有密切的關系。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作用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特別有保護眼睛的作用。人眼的成像部位是視網膜,而視網膜有一個“黃斑”,里面的黃色營養(yǎng)來源,就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兩類營養(yǎng)物質能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延緩眼睛的老化,預防視網膜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等眼疾。

  蛋黃中顏色為深黃色的,正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來源。蛋黃中的脂溶性黃色物質當中,有1/3以上來自于這兩種成分,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對于正常的蛋,蛋黃的顏色越黃,對眼睛健康越有好處。雖然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疾病的人,不宜多吃蛋。但是適當食用一點也沒有什么大礙的。專家建議,在吃蛋的同時,并多吃蔬菜水果,這樣能避免膽固醇過高同時還保護了眼睛。

  多吃菠菜眼睛“亮”

  眼睛是人體最辛苦的器官之一,因此特別容易因為辛苦工作而疲勞、衰老的眼睛也需要通過食物補充營養(yǎng)。近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菠菜是葉黃素的最佳來源之一,而葉黃素對于預防眼睛衰老導致的“視網膜黃斑變性”十分有效。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研究者也表示,像菠菜這種深綠色葉菜中的大量葉黃素,對于預防白內障有很大幫助。根據研究,綠葉蔬菜還是維生素B2和β-胡蘿卜素的好來源。維生素b2充足的時候,眼睛便不容易布滿血絲;而β-胡蘿卜素,可以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預防“干眼病”等癥。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