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技巧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作為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交流是很有必要的,能夠讓老師了解孩子,了解家長的想法,教育時候能有的放矢。那么,怎樣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技巧?

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技巧:

和老師溝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動溝通,一種是被動溝通。

一、主動溝通

主動溝通就是指家長主動找老師交流情況,這種情況即使老師忙,也是比較開心的。畢竟這樣做會讓老師感覺自己多了一個盟友,不是孤軍奮戰(zhàn)。

1、找時間

和老師溝通,找到合適的時間是成功的關(guān)鍵。一個老師要管著班里幾十個孩子,還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再加上學校大大小小的會議和活動,幾乎忙的不可開交。在和老師溝通前,家長可以先用微信或者短信和老師預約一下時間。

2、有重點

很多家長也經(jīng)常會和老師溝通,但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嘮家常,談話沒有重點。和老師談話的重點應(yīng)該是孩子的學習狀況、性格培養(yǎng)、生活現(xiàn)狀等。溝通時盡量做到語言簡練,突出重點,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招人厭煩。

3、不能強勢

無論自己是什么身份,和老師溝通時都要注意態(tài)度,即使意見相左,也要采取溫和的態(tài)度和委婉的說辭。不要一上來就情緒激動,滿口開炮,不但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還給老師留下一個壞印象,這種溝通基本是無效溝通。

4、尊重老師

和老師溝通,就要尊重老師這個職業(yè)。國家對老師的管理非常嚴格,不建議采用請客、送禮的方式和老師溝通,這樣會讓老師左右為難。

5、配合

和老師溝通后,一起研究和改善教育方法。我們要理解和體諒老師的難處,多多配合老師的工作,這才是溝通的目的。

被動溝通

二、被動溝通,就是老師主動找您,一般不是什么好事,見老師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1、有耐心

老師找父母溝通,一般都是孩子表現(xiàn)反常,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配合。我們應(yīng)該沉住氣,耐心聽老師介紹事情的詳細經(jīng)過。不能一上來就蠻橫,不講理,把老師推到您的對立面上去。

2、理解

老師把家長找來溝通,無論說的話是否好聽,都是老師責任心的一種體現(xiàn),絕對不是故意找您和孩子的麻煩。

家長不妨耐心聽老師訴訴苦,然后聽聽老師的建議,配合老師的計劃,做出主動教育孩子的姿態(tài)。畢竟孩子是自己的,老師覺得您很重視,老師也會更加重視。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和老師是站在一個戰(zhàn)壕的同盟,交流溝通越頻繁,孩子成長就會越快。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zhuǎn)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發(fā)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