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家長們,都是怎么阻礙兒童成長的
當寶寶可以爬動的時候,寶寶與家長的沖突就此展開了。雖然我們作為家長,但還是對寶寶有一種深深的防御心理,總是擔心自己的東西被破壞。
家長們常常對心安理得的說孩子:“不要亂跑”,“這個東西不要碰”,“那個東西不讓拿”,“不要大喊大叫的”。更有無知的家長認為小孩兒應該多吃多睡,強迫孩子多睡覺,多進食。覺得這樣孩子才能長得快。

等到寶寶可以走路了,可以像一個無畏的戰(zhàn)士隨意走動時,家長的防御心理又啟動了,然后就把孩子圍起來,比如學步車里。家長們總是會潛意識地限制寶寶的動手性活動。
孩子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就是把一個東西反復開關(guān),比如:小編鄰居家里的孩子就喜歡開關(guān)燈。但由于這些是屬于大人的東西,往往我們都會禁止孩子去接觸這些東西。但由于這些東西就對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孩子和家長的沖突就展開了,最終以父母認為孩子為理由“不聽話”結(jié)束。

其實,孩子并不是喜歡燈的開關(guān),而是喜歡這種運動,只要能給他一個類型的東西能做同樣的活動,孩子都會滿意,這是孩子成長的特性,只是父母不理解,他們只會用成人的思維來認為孩子是在胡鬧。
“過度”的關(guān)注孩子會出現(xiàn)“拔苗助長”的效果
有時候,孩子在一個房間里一直跑來跑去,其實是在感知這個房間。正比如孩子在專心的玩著水瓶蓋,但是大人往往會因為到了吃飯時間而打斷孩子,其實孩子在研究這個圓圓的東西的奇妙之處。但我們經(jīng)常這樣打斷孩子,可能會讓孩子喪失這種本能。
雖然這個過程大人很痛苦,但為了孩子的健康生活還是值得的。
大人總喜歡用自己的理解能力來要求孩子,孩子一犯錯就罵孩子笨。殊不知,孩子就是這樣被罵笨的,所以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和理解這個世界。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zhuǎn)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