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的現(xiàn)象究竟該怎么改善
小孩子厭食的話,肯定得父母好好的做做工作了,給孩子講道理,不吃飯肯定是不利于身體了。對于小厭食癥這樣的疾病,希望人們能夠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避免這樣的疾病給患者帶去太多的危害,另外也希望人們能夠做好對于小兒厭食癥疾病的預防,為了幫助到人們更好的預防治療小兒厭食癥疾病,下面小編來介紹小兒厭食癥疾病的形成原因有什么?

厭食癥病因有哪些
1、全身性疾病的影響
許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厭食的表現(xiàn),其中消化道疾病尤為明顯,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腸炎、長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厭食。
2、微量元素缺乏
鋅缺乏常表現(xiàn)有厭食,某些內(nèi)分泌素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相對不足也可表現(xiàn)厭食。
3、藥物影響
許多藥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如紅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等也可導致厭食。維生素A或維生素D中毒也表現(xiàn)有厭食。一些抗癌藥物更容易引起厭食。
4、喂養(yǎng)不當

這是當前最突出的原因,城市尤為明顯。原因是家庭經(jīng)濟改善、市場兒童食品供應增多,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家長缺乏科學喂養(yǎng)知識,亂吃零食,過食冷飲,亂給“營養(yǎng)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反使食欲下降。
5、氣候影響
如夏天炎熱也是引起厭食的原因。
小兒厭食癥如何治療
方法1
取穴:四縫穴。
手法:術(shù)者以雙拇指指尖按揉小兒雙手四縫穴各5分鐘,力量適中,以能忍受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方法2
取穴:腎俞、胃俞、脾俞。
腎俞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俞在背部,當?shù)?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手法:術(shù)者以雙拇指指腹按壓腎俞、胃俞、脾俞穴位,指力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每穴3~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適用于小兒厭食兼治小兒積滯。
方法3
取穴:天樞穴(雙)、四縫穴(雙)、脾俞穴(雙)、足三里穴(雙)。
天樞穴在腹中部,平臍旁開2寸。四縫穴位于兩手2~5指的掌面,近端指間關(guān)節(jié)橫紋之中點處,每側(cè)四穴。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處。
手法:術(shù)者以雙拇指指尖切壓四縫穴,揉壓天樞穴,強壓脾俞穴、足三里穴,并在按壓中不時加以振顫,每穴3~5分鐘,每于餐前l(fā)~2小時進行施治。本法適用于小兒厭食并治小兒積滯。
- 上一篇:兒童食物補鈣應遵循的原則
- 下一篇:孩子吃糖過多的害處 家長們必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