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點讓早產兒更好成長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很多人覺得早產兒“先天不足”,“后天發(fā)育”也會跟不上趟。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孫建華教授告訴記者,事實上,在出生一段時間后,早產兒會出現“加速度”生長,把握這段時機,多數寶寶都能后來居上。這在醫(yī)學上被稱為“追趕式成長”,多數早產寶寶會在18個月到2歲內完成,尤其是出生后第一年至關重要。此時,需要全方位干預。

把握三點讓早產兒更好成長
?

  正確評估

  父母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矯正月齡(實際月齡減去早產月份,如早2個月出生則減2),用頭圍、體重、身長三項指標,及時衡量寶寶的發(fā)育速度是否合適。

  剛出院時,最好一兩周就要復查一次;若寶寶生長穩(wěn)定,出生2個月后,可改為一兩個月復查一次。矯正月齡達6個月時,要加入對行為發(fā)育的評估,看看寶寶對外界刺激,如聲音、移動物體是否有反應;10個月時,檢查其爬行和運動協(xié)調能力,預防腦癱。1歲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主要觀察語言發(fā)育和運動發(fā)育;2歲后可每半年復查一次。

  科學喂養(yǎng)

把握三點讓早產兒更好成長

  對胎齡小、體重低的早產兒來說,純母乳喂養(yǎng)可能無法滿足營養(yǎng)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喂養(yǎng)后,最好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可以將其加入母乳中,調和后喂給孩子。

  矯正月齡到4個月時,可以給寶寶添加米糊等碳水化合物,這有助于增強飽腹感,睡得安穩(wěn)。矯正月齡達五六個月時,可以加蛋黃、肝泥等。需要提醒的是,純吃母乳容易出現生理性貧血,要注意適當補充一些肝泥、肉泥等,嚴重時補充鐵劑。

  合理看護

  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較困難,看護時要特別注意溫度調節(jié),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4℃—28℃,每4—6小時測一次體溫,保持體溫恒定在36℃—37℃。若寶寶體重低于2500克時,不要洗澡,可以每2—3天用食用油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

  此外,運動干預能促進早產兒的正常發(fā)育。在出生后,可以讓寶寶多練習俯臥,訓練抬頭;校正月齡達4個月時,可以練習翻身、坐;校正月齡達6個月,訓練爬行;12個月時,開始學習站立。還可以幫助寶寶平躺在大球上,前后、左右、順、逆時針搖晃大球,以增強寶寶的平衡能力。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